小米集團 (01810.HK) 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
文章語言:
简
繁
EN
分享
紀要
原文
會議摘要
小米集團2025年中期業績亮眼,總收入1160億元,同比增長30.5%,毛利率22.5%,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經調整淨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75%。手機業務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AIoT業務收入387億元,同比增長44.7%。智能電動汽車業務二季度收入213億元,毛利率26.4%,交付新車8.1萬台,計劃2027年進軍歐洲市場。研發投入78億元,同比增長41.2%,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46.2%。未來戰略聚焦技術硬核化、品牌高端化、市場全球化、模態生態化,加大AI技術投入,推動生態系統的網絡效應升級,實現商業模式的重大轉變。
會議速覽

會議聚焦小米集團2025年中期業績,包括戰略更新、業務情況及財務表現,強調前瞻性陳述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同時介紹了業績回顧與問答環節安排。

小米第二季度總收入1160億元,同比增長30.5%,經調整淨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75%,連續三個季度創曆史新高。集團毛利率達22.5%,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手機業務持續全球前三,中國市場激活量第一;家電業務突飛猛進;成功發佈首款自研3納米旗艦芯片並搭載三款終端産品。針對行業競爭變化,分享了手機業務量與利潤展望及大家電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的策略。

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排名前三,中國大陸激活量第一,海外多個區域份額提升顯著。面對成熟期市場,小米明確增長目標,推進高端化戰略,自研芯片及AI技術為關鍵。中國大陸高端機銷量提升,海外市場重點突破高端,個人設備領域亦有顯著利潤貢獻。

2025年第二季度,平板、可穿戴設備及耳機全球出貨量顯著增長,小米AI眼鏡發佈後表現亮眼。家電業務收入創新高,空調業務實現量價雙增。公司堅信傳統家電智能化是行業大勢,將持續投入核心技術,重構用戶場景,引領市場創新。

對話內容涵蓋小米在家電與汽車領域的成就,強調了技術創新、質量標准、設計質感與優質服務的重要性,以及堅持爆品策略、性價比和用戶知情權。提及小米汽車在交付量與賽道成績上的優異表現,展望2027年進軍歐洲市場。同時,強調業務變革與管理升級對綜合能力提升的關鍵作用,以及未來五年將持續沿着技術硬核化、品牌高端化、市場全球化和模態生態化戰略主線發展,旨在實現長期健康增長。

在穩健進取的新核心經營策略指導下,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表現卓越,總收入達11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5%,毛利率提升至22.5%,同比增加1.8個百分點。手機業務收入947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八個季度增長,全球排名第三,市場份額14.7%。AIoT業務收入創新高,達387億元,同比增長44.7%。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智能家電收入創新高,同比增速顯著,尤其是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産品表現突出。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增長10.1%,全球月活用戶數達7.31億,中國大陸地區用戶數同比增長12.4%。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占比提升至33%,創曆史新高。智能電動汽車及AI創新業務收入占總收入18.3%。

小米集團在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了智能電動汽車銷售收入206億元人民幣,毛利率達26.4%,交付新車181302輛,平均單價253662元。研發投入達78億元,同比增長41.2%,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46.2%。經調整淨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超75%。同時,小米在低碳環保、公益捐贈和科技創新方面也取得顯著成果。

問答環節中,投資者對LOT板塊國內外市場表現及海外新零售體系的未來規劃提出疑問,同時關注手機業務毛利率短期波動及長期趨勢,探討行業集中度提升與高端化對毛利率的潛在影響。

討論了IoT業務在中國與海外市場的增長情況,指出中國市場的增速得益于新零售建設,尤其是線下門店的擴展;海外市場則受益于渠道的拓寬。計劃通過規模化閉環實現海外新零售的快速擴張,預計明年將開設1000家以上門店,此舉將極大促進IoT業務的發展。

討論了內存價格上漲、電池材料管制等因素導致的成本增加,影響了手機毛利率。尤其在二季度新品發佈較少,毛利率有所下降,但預計第四季度新品集中上市將帶來毛利率回升。長期策略聚焦高端市場,強調技術投入,特別是芯片、操作系統和三個關鍵技術領域的創新,以穩固高端市場,帶動中低端市場。同時,空調旺季的高銷量也促進了中國區整體收入的增長。

對話圍繞AOT業務毛利率的季度變化及影響因素展開,同時關注家電市場競爭與消費大盤減速風險,管理層需展望下半年毛利率趨勢。此外,討論了公司研發投入的加速增長,特別是自動駕駛技術、車和新業務中的大模型與芯片投入方向,以及未來是否持續加大投入的計劃。

討論了二季度毛利率下滑主要歸因于618促銷影響,家電業務板塊目標未調整,研發投入覆蓋核心技術及産品線,輔助駕駛技術提升顯著,未來技術投入將持續加大。

討論了IOT毛利率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在20%以上,預計持續上升趨勢;EV毛利率提升至26.4%,通過産品結構調整實現快速增速,中長期毛利率穩態水平待觀察,短期盈利受不確定性因素影響。

對話圍繞毛利率提升原因展開,指出平均單價提高及模塊化標准化生産是關鍵。同時提及下半年實現單季度或單月盈利的目標,強調新業務投入巨大,整體仍處于大投入期。

討論了海外互聯網業務的增速原因,包括本地化經營帶來的精細化運營紅利,以及高單價産品結構改善對收入提升的貢獻。此外,本地化能力吸引了更多國際品牌和APP的合作,推動了海外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對話圍繞小米公司在AI領域的持續投入展開,包括自研模型、AI眼鏡及YU7座艙AI功能等,探討了小米未來在端側AI方向上的軟件硬件佈局與戰略思考。

討論了AI大模型、應用層與轉化層的佈局,強調端側AI的未來趨勢,以及10億級IOT設備連接下,人參加全生態的業務閉環和網絡效應作為長期目標。

討論了小米從農村一家範圍經濟公司向網絡經濟公司轉型的重要性,強調了用戶粘性增強對商業模式升級的關鍵作用。同時,提及了AI技術在手機、眼鏡、汽車等産品中的應用,展現了小米在AI領域的多元化佈局與未來成長空間。

對話圍繞手機行業下半年增長預期及國內市場全年銷售目標展開,同時討論電動車業務長期毛利率合理態勢,以及公司2027年歐洲市場拓展計劃與潛在影響。

討論了全球手機市場增長停滯現狀,小米調整目標至1.75億部,強調産品結構優化與ICP提升。提及汽車業務,承諾不參與價格戰,聚焦訂單交付與新車型開發,提升毛利率。小米堅定出海策略,目標2027年進入歐洲市場,秉持中國模式適應海外市場。

討論了小米汽車毛利率提升的原因,包括高端車型定價、平台標准化及生産效率;展望未來成本端無大變化。同時,分析了小米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以及通過用戶自發行為提升小米汽車品牌認知度的策略。

討論了機器人作為商業機會的潛力,指出雖面臨挑戰但看好未來。家電業務,特別是空調,通過提升平均單價和毛利率實現了快速增長,面對行業價格戰仍保持競爭力,預計未來在國內外市場有巨大增長空間。

對話圍繞小米集團的人才戰略展開,特別關注AI領域的人才佈局與研發投入。發言人強調了AI人才與算力投入的重要性,透露今年約有300億研發費用,其中25%將用于AI領域,旨在推動更多優秀成果的産出。
要點回答
Q:小米在平板、可穿戴設備和家電業務上的表現如何?
A:在個人設備方面,小米平板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42.3%,可穿戴設備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一,耳機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家電業務持續高速增長,智能大家電收入創曆史新高,其中空調業務實現量價雙增。小米堅持科技家電原則,不斷提升産品技術、質量標准、設計和服務,並通過爆品策略保持商業效率領先。
Q:對于未來小米手機的量利展望及高端化戰略的具體規劃是什麽?
A:小米將堅定不移地推進高端化戰略,利用硬核技術和自研芯片縮小與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的差距,並計劃在海外市場進一步提升銷量,實現全球銷量進入2億俱樂部。同時,利用用戶升級推動産品結構改善,加強技術研發,抓住AI等變量機會,提升品牌形象和心智。
Q:在個人設備中手機的量力平衡問題,小米是如何看待和處理的?
A: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保持前三,市場份額為14.7%,並且在海外市場多個區域實現了份額的快速提升。盡管手機産業進入成熟期,大盤幾乎沒有增長,但小米堅持每年增長一個百分點市場占有率的目標,並在高端化戰略上持續突破,通過自研芯片和AI技術提升産品競爭力。
Q:小米汽車的交付情況及未來發展計劃是怎樣的?
A:第二季度小米汽車交付新車達到8.1萬台,7月份單月交付超過3萬台。小米汽車首款SUV小米預期系列于今年6月發佈,開售18個小時累計鎖單突破24萬台,展示了小米模式和方法論的強大。小米已決定小米汽車預計在2027年正式進軍歐洲市場。
Q:小米在業務變革和管理升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A:在過去五年中,小米持續進行業務變革和管理升級,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連續多個季度交付亮眼業績。目前,小米已連續七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列297位,比去年排名提高了100位。小米將持續沿着技術硬核化、品牌高端化、市場全球化和模態生態化的戰略主線進行變革和升級,支撐各業務線長期健康發展。
Q: 目前輔助駕駛的投入對整體幫助有多大?未來在大模型和芯片方面,每個季度是否會繼續加大投入?
A: 輔助駕駛的投入對我們有很大幫助,尤其是通過提高傳感器數據處理精度,大幅度提升了輔助駕駛的整體精度。我們會在大模型和芯片方面按照原定預算進度進行季度投入,並預計會逐步加大投入。
Q: 在海外互聯網業務方面,本季度我們看到海外增速高于國內收入增速。除了出貨增量外,是否在r two構成或海外互聯網業務模式上有所嘗試?
A: 我們在海外采取本地化經營策略,精細化運營帶來了顯著紅利,例如600美金以上産品的同比增速達到50%至60%。此外,隨着産品結構改善,吸引了更多國際品牌和APP合作,進一步提升了業務表現。
Q:關于汽車毛利率的情況,您覺得目前的狀況如何?對未來有何展望?
A:我認為目前我們的車的平均單價非常高,不含稅達到25萬多,含稅為28萬多,這表明我們的産品已經屬于高端水平。此外,我們發佈的三款新車基于同一平台,擁有良好的標准化和規模經濟效益,加之高效的生産效率,這些因素共同支撐了當前較好的毛利率。展望未來,我沒有看到成本端有大的變量。
Q:小米汽車的品牌知名度如何?未來有何計劃來提升這一方面?
A:盡管小米作為一個品牌的知名度在歐洲已超過95%,但在汽車領域,小米汽車的知名度還不高。我們計劃在2027年前解決小米汽車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戶興趣度問題。不過,從目前來看,已經有用戶自行將車運到歐洲並成功上牌,這顯示小米汽車的知名度可能比我們預想的要大很多。
Q:對于機器人品類作為商業機會的看法,以及公司在家電業務上如何應對行業價格戰的影響?
A:小米看好機器人行業的長期發展機會,尤其是人形機器人方向,並已在自有工廠嘗試應用以提高效率,但目前實現閉環應用的難度較大。在家電業務方面,小米空調業務發展迅速,雖然行業價格戰激烈,但小米通過提高平均單價和保持毛利率增長,證明了其在該領域的競爭力。小米並未將短期排名作為目標,而是注重産品競爭力和用戶滿意度。對于大家電市場,小米認為自己還有幾倍的成長空間,不僅在中國市場,在海外市場如東南亞等地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Q:小米在AI人才戰略方面有哪些佈局?
A:小米高度重視AI戰略,今年大約投入300億研發費用,其中約四分之一將用于AI領域。小米在AI方面重視人才投入,包括人力和技術支持,並且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小米會持續關注並推進AI戰略,進一步加強相關領域的人才佈局和技術投入。

小米集團-W
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