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股份2024年度業績發佈會
文章語言:
简
繁
EN
分享
紀要
原文
會議摘要
中信股份在2024年年度業績發佈會上報告,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實現了收入7529億元,同比增長10.6%,淨利潤582億元,同比增長1.1%。業績亮點包括金融板塊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增長4.3%,實業板塊尤其是先進材料板塊通過並購南鋼股份帶動收入增長21.7%,新型城鎮化板塊展現強勁增長勢頭。同時,中信股份加大科技投入,境外業務增長顯著,科技投入和信用評級提升,為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此外,公司承諾穩步提升分紅率,全年股息同比增長6.8%,分紅率提升至27.5%。
會議速覽

中信股份2024年度業績發佈會于2025年05月08日舉行,會議以普通話進行,提供英文和粵語同聲傳譯。出席會議的管理層包括董事長、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副總經理及財務部總經理等。會議首先由張學軍先生介紹中信股份2024年的年度業績情況,隨後管理層就關注問題進行問答。

2024年,中信股份在地緣政治緊張和貿易保護主義的背景下,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積極應對內外部環境壓力,實現收入7529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並購南鋼股份和存量業務拓展分別貢獻了8.5%和2.1%的收入增幅。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達到582億元,同比增長1.1%,較中期業績增幅擴大了一個百分點。盡管面臨全球經濟放緩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戰,公司主要業績指標仍保持穩健增長。

金融板塊通過建立綜合金融體系,實現了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增長4.3%;而實業板塊展現出韌性,盡管淨利潤同比下降2.4%,但收入同比增長14.7%。先進制造和新型城鎮化板塊表現出色,各自實現了收入和淨利潤的正增長。同時,公司宣佈2024年全年每股股息為0.55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體現了分紅利潤穩步提升和市值連續上漲。

中信股份在2024年實現了境外業務的快速增長,境外收入和資産分別增長21.8%和13.7%,分紅率從2014年的13.4%提高到27.5%,並且連續四年股價上漲。同時,公司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同比增長11%,信用評級也得到提升,標普將其主體信用評級上調至A減,展望穩定,為公司債務融資提供了成本節約的基礎。

2024年,中信金控綜合金融服務板塊實現收入2794.69億元,利潤526.49億元,同比增長10.3%。該板塊展現了全牌照、全周期、全場景的服務優勢,加速推進金融五篇大文章。同時,創新采用協同化解風險模式,其中上海董家渡項目是中信金融資産、中信信托等子公司成功化解風險的典型案例。

2024年,中信銀行實現收入2132億元,利潤686億元,同比增長3.7%和2.3%,在市場中罕見地實現雙增長。其業績亮點包括優于同業的息差變動、持續改善的資産質量和顯著增強的資本實力,尤其是通過400億可轉債的高比例轉股,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得到明顯改善。截至年末,不良貸款率降至1.16%,不被覆蓋率升至209.43%,風險抵禦能力進一步提升。

中信證券在2024年實現了638億元的收入和217億元的利潤,同比增長6.2%和10.1%。其境內業務龍頭地位穩固,多項業務規模保持領先,且連續19年在主要財務指標上排名行業第一。境外市場拓展效果顯著,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香港市場中資離岸債承銷規模排名市場第一,股權融資業務和中國企業全球並購項目交易規模均排名市場第二,對中信股份境外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信信托在2024年實現了53.8億元的收入和25.6億元的利潤,分別同比增長8.1%和0.9%。其業務結構持續優化,資産規模較年初增長27%,達到2.6萬億元,其中資産服務類信托規模占比上升至58%,新簽約信托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存量規模居行業首位。同時,中信信托成功化解存量風險,固有業務資産質量穩健,並在金融和房地産領域發揮協同效應。

董家渡項目有效化解風險,推動業務向高價值方向轉型,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6%,達到28.2億元,價值率提升至42%。資本實力增強,股東中信和保誠各增資12.5億。同時,先進制造板塊去年收入507.93億元,利潤8.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0.7%和4.6%。
董家渡項目成功化解風險,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方向轉型,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6%,達到28.2億元,價值率提升至42%。資本實力增強,中信和保誠股東各注資12.5億。同時,先進制造板塊去年收入507.93億元,利潤8.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0.7%和4.6%。

中信集團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為集團的收入和利潤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其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在關鍵技術攻關方面,重點項目實現了突破,並融合了多個國家級獎項。鋁車輪行業龍頭地位穩固,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鋁鑄件業務實現市場突破,自研自制了中國最大的7500噸兩板式壓鑄機,生産出全球汽車制造行業首個重載集成組件。此外,中信重工海外訂單大幅增長,全年海外生效訂貨超80%,帶動公司整體新增生效訂貨超150億元,同比增長28.7%,研發投入占比繼續保持在7%以上,世界最大規模的煤化工回轉窯投入使用。

先進材料板塊通過強化海外礦産資源開發、上下遊渠道建設以及戰略資源保障能力的提升,顯著增強了板塊的業績表現。中信泰富特鋼和南鋼股份在行業整體虧損的情況下,通過産品差異化佈局、技術創新和智能化改造,實現了銷售和利潤的逆勢增長。同時,板塊還加快了全球化的佈局進程,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通過協同效應和技術創新,有效提升了産品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中信金屬也實現了收入和利潤的穩定增長。

2025年的業務報告顯示,中信金屬通過穩固的金屬貿易行業地位和積極的市場研判,實現了有色金屬貿易規模和利潤的顯著增長,分別同比增長9%和163%,創曆史新高。同時,海外礦産投資效果明顯,艾芬豪KK同款三期及吉普斯鋅礦提前實現商業化生産,預計成為全球第三大銅礦和第四大鋅礦。中信金屬還適時減持了1%的iPhone股份,取得了良好的投資收益。中信資源去年收入達95億港元,利潤為5.7億港元,分別同比增長了148%和3.8%。

截至2025年05月08日,油氣貿易業務取得突破,成功完成AWC與美鋁公司的換股交易,增加稅後利潤約1.1港元。盡管中心藥礦、中心二礦減産三分之一,仍實現1.76億美元盈利。新消費板塊中,電訊出版種子業務在細分市場保持領先地位,但受國內汽車市場價格戰和巴西種業市場需求影響,業績同比下降。
截至2025年05月08日,油氣貿易業務取得突破,成功完成AWC與美鋁公司的換股交易,增加稅後利潤約1.1港元。盡管中心藥礦、中心二礦減産三分之一,仍實現1.76億美元盈利。新消費板塊中,電訊出版種子業務在細分市場保持領先地位,但受國內汽車市場價格戰和巴西種業市場需求影響,業績同比下降。

中國中信國際電訊在澳門5G市場領先地位持續擴大,用戶數較年初增長51%,市場占有率增至53.3%,並推出5.5G商用服務,同時在東南亞市場取得進展。中信出版通過構建數字化出版體系和升級內容電商營銷體系,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毛利率提升4.09個百分點。中信股份作為隆平高科的最大股東,推動其在水稻産業收入增長超10%,並加速新品種創新,78個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大昌行通過拓展海外市場和出口內地汽車業務,整體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1%,保持在10萬台以上。

2024年,新型城鎮化板塊實現收入469.87億元,利潤51.3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3%和137.4%。板塊業務重點包括抓住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機遇,成功落地多個海外重大項目,新簽生效合同額大幅增長。面對地産行業下行壓力,積極推動項目交付,清收回款撥備計提同比減少。地産開發及運營業務板塊收入顯著增長,重點地産項目順利交付,房地産開發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0.4%。工程建設及城市運營業務方面,海外市場取得突破,成功簽約多個重大項目,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75%。同時,打造優質標杆項目,如哈薩克斯坦TKU公路改造項目全線通車,武漢江夏汙水處理廠獲評全國首批汙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杆廠,深圳福田水質淨化廠二期項目建成亞洲最大的雙層半地下水質淨化廠。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中信股份重視股東回報,持續提升分紅水平。2024年,公司發佈了股東回報規劃,承諾至2026年分紅率不低于32%,並已將2024年分紅率提升至27.5%,同比增長1.5個百分點。同時,中信股份關注市值管理,積極響應監管政策,重視市場價值表現。公司表示將持續穩健的股息政策,不斷提高股東回報水平。

中信股份今年以來市值增長27.5%,四年累計增長124%,但認為仍有提升空間。公司計劃通過抓住政策利好、深化改革提升經營管理和持續提升資本市場溝通質效三個方面來推動業績和市值的進一步增長。中信股份將利用綜合化機構優勢,抓住政策機遇,深化改革,提升內部管理效率,並加強與市場的溝通,以期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其綜合優勢,從而提升估值。同時,中信股份將繼續聚焦主業,優化業務結構,佈局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實現更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中信股份今年以來市值增長27.5%,四年累計增長124%,但認為仍有提升空間。該公司計劃通過抓住政策利好、深化改革提升經營管理和不斷提高資本市場溝通質量和效率來推動業績和市值的進一步增長。中信股份將利用綜合機構優勢,抓住政策機遇,深化改革,提升內部管理效率,並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希望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其綜合優勢,進而提高估值。同時,中信股份將繼續專注于主營業務,優化業務結構,佈局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實現更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在2025年,中信集團分享了其全面深化改革的進展和成效,強調了金融業務的優化、實業轉型升級、風險實質壓降以及國際交流的推動。特別是在金融領域,實施了五個領先戰略,提升了營收和淨利潤,同時在證券、信托、保險和金融租賃業務上持續深化改革轉型,增強了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實業方面,聚焦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推進傳統産業的煥新和新興産業的創新。此外,中信還通過重組盤活項目和處置重點領域風險,成功降低了房地産和地方政府債務相關業務的不良率。在國際交流方面,中信計劃成為連接世界的橋梁,增強其在香港的影響力,並拓展全球合作。

中信集團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國際化戰略,堅持改革開放,按照市場規則和國際慣例辦事,融入全球化浪潮,建立了良好的國際聲譽和專業人才隊伍。截至2024年末,中信集團的海外業務資産總額達到1.15萬億元,海外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7%和21.8%。集團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海外業務占比達到15.1%。中信集團將聚焦主責主業和優勢領域,堅持市場化和商業化原則,以提升競爭力和吸引力為主線,推動産品、服務、技術等全鏈條出海。同時,集團將分類施策,穩步推進區域選擇,立足港澳,深耕周邊與一帶一路,穩步拓展發達經濟體市場。在保障機制方面,實施國際化人才十百千工程,加強海外風險管理機制建設,確保海外業務穩健合規。

中信股份在産融協同化解風險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通過業務模式創新,有效隔離風險資産並帶動存量資産的盤活。自2022年以來,協同化解的資産總額達820億,成功盤活七十多個風險項目。此外,中信集團在科技創新、數字化及人工智能領域將持續發力,打造燈塔工廠,推動科技創新和形式生産力的提升。

中信集團將科技創新作為其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已連續多年保持高強度的科技投入,累計專利超過1萬項,且在燈塔工廠、數字化制造、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未來,集團將通過‘兩抓一促’策略,即高質量科技供給和成果轉化,以及産學研用對接,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此外,集團已成功部署多個AI模型,有效推動了金融和實業板塊的智能化升級。

在2025年的討論中,一位銀行高管詳細介紹了銀行在過去幾年中如何通過持續的價值經營理念、優化資産負債結構以及加強客戶群和存款成本管理,成功維持了優于同行的淨息差水平。展望未來,雖然面臨利率下行和經濟環境壓力,銀行計劃采取進一步措施,如調整資産結構、增加信貸投放、壓縮低收益票據以及加強交易銀行建設和存款周期控制,以穩定並優化淨息差,力爭繼續跑贏同行。

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減費讓利背景下,中信集團面對低利率環境下的傳統金融業務增速調整壓力,通過綜合化經營和全牌照優勢,重點從五個方面提升綜合金融競爭力:深度協同融合以釋放綜合金融價值,加強國際化佈局提升國際業務能力,緊抓資本市場機遇提升服務及資産配置能力,聚焦零售客戶提升財富管理能力,以及加強精益管理持續提升運營效率。中信計劃通過這些舉措實現綜合金融服務的高質量發展,為股東提供更好的回報。

中信集團在拓展業務中持續關注和化解金融風險,房地産金融方面,支持優質房企合理融資需求,優化客戶結構,降低行業集中度和不良率,出險房企風險敞口顯著下降;地方政府債務方面,積極響應國家化債政策,實施區域統籌和一區一策策略,業務規模下降,不良資産主要集中在貴州和內蒙古,不良率較低。未來,中信將繼續推動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抓住引債置換政策機遇,優化資産結構,化解風險並尋找新的業務發展機會。

中信銀行在2024年保持了資産質量穩中向好的態勢,不良率連續六年下降,達到十年來最佳水平。對公和零售領域的不良率表現各有不同,但整體壓力可控。展望2025年,不良資産壓力主要來源于零售領域、房地産領域和融資平台,盡管存在挑戰,但隨着政策支持和市場回暖,中信銀行預計能夠有效化解壓力,保持資産質量穩定。
要點回答
Q:在2024年年度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將介紹哪些主要內容?
A:在今天的中信股份2024年年度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將首先由財務部總經理張學軍先生介紹中信股份2024年度的整體業績情況。隨後,管理層會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
Q:2024年中信股份整體業績的關鍵特點是什麽?
A:2024年中信股份的整體業績呈現穩中有進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收入、淨利潤以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的增長上。盡管面臨地緣政治緊張、貿易保護主義及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戰,公司仍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深化改革並積極防範化解風險,實現收入7529億元,同比增長10.6%,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582億元,同比增長1.1%。
Q:金融板塊和實業板塊在2024年的表現如何?
A:金融部門建立了協調聯動的綜合金融體系,收入和規模淨利潤都同比增長了4.3%。而實業部門的收入和規模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14.7%和下降了2.4%,其中先進制造部門的收入和規模淨利潤同比增長了0.7%和4.6%,先進材料部門通過業務整合,特別是在並購南鋼股份後,全年並表南鋼股份帶動收入同比增長了21.7%。
Q:2024年中信股份在分紅利潤和市值方面有何亮點?
A:2024年,中信股份持續推動分紅率穩步提升,最終確定2024年擬派發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36元,加上中期分紅0.19元,全年股息達到每股人民幣0.55元,同比增長6.8%。同時,公司市值連續上漲,截至去年年末報收9.21億港元每股,全年最高觸及11.8港元每股,全年上漲27.5%,跑贏恒生指數和恒生綜合行業指數,實現了連續四年的上漲。2024年,中信股份持續推動分紅率穩步提升,最終確定2024年擬派發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36元,加上中期分紅0.19元,全年股息達到每股人民幣0.55元,同比增長6.8%。同時,公司市值連續上漲,截至去年年末報收9.21億港元每股,全年最高觸及11.8港元每股,全年上漲27.5%,跑贏恒生指數和恒生綜合行業指數,實現了連續四年的上漲。
Q:境外業務增速、科技投入及信用評級等方面的情況如何?
A:境外業務增速較快,2024年境外收入1137億元,境外資産1.15萬億元,分別增長21.8%和13.7%,增速均超過公司整體增速,並且境外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至15.1%。科技投入持續加大,保持在3.34%的強度,信用評級獲得提升,標普將中信股份主體信用評級調升至A-,展望穩定,為債務融資成本節約奠定了基礎。
境外業務增速快,2024年境外收入1137億元,境外資産1.15萬億元,分別增長21.8%和13.7%,增速超過公司整體增速,並且境外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至15.1%。科技投入持續增加,保持在3.34%的強度,信用評級獲得提升,標普將中信股份主體信用評級調升至A-,展望穩定,為債務融資成本節約奠定了基礎。
Q:綜合金融服務板塊的主要業績特點是什麽?中信證券和中信信托等子公司的2024年業績表現如何?
A:綜合金融服務板塊充分利用中信金控平台作用,2024年實現收入2794.69億元,利潤526.49億元,同比增長10.3%,主要特點包括釋放全牌照、全周期、全場景的服務優勢,以及創新采用協同化解風險模式。其中,中信銀行作為該板塊子公司,實現了收入2132億元,利潤686億元的雙增長,淨息差變動優于同業,資産質量和資本實力顯著增強。中信證券2024年實現收入638億元,利潤217億元,境內業務龍頭地位穩固,同時境外市場拓展成效顯著。中信信托業務結構優化,資産規模增長27%,固有業務資産質量穩健,協同效應增強。此外,中信保證人壽聚焦價值推動業務轉型,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6%,資本實力進一步夯實。
綜合金融服務板塊充分利用中信金控平台作用,2024年實現收入2794.69億元,利潤526.49億元,同比增長10.3%,主要特點包括釋放全牌照、全周期、全場景的服務優勢,以及創新采用協同化解風險模式。其中,中信銀行作為該板塊子公司,實現了收入2132億元,利潤686億元的雙增長,淨息差變動優于同業,資産質量和資本實力顯著增強。中信證券2024年實現收入638億元,利潤217億元,境內業務龍頭地位穩固,同時境外市場拓展成效顯著。中信信托業務結構優化,資産規模增長27%,固有業務資産質量穩健,協同效應增強。此外,中信保證人壽聚焦價值推動業務轉型,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6%,資本實力進一步夯實。
Q:先進制造和先進材料板塊在2024年的運營狀況和成果有哪些?
A:先進制造板塊去年實現收入507.93億元,利潤8.6億元,持續拓展海外市場,全球市場競爭力提升,重點項目取得突破並榮獲國家級獎項。其中,中信重工海外訂單大幅增長超80%,創曆史最好水平,強化關鍵技術攻關,研發投入占比保持在7%以上。先進材料板塊則持續做好海外礦産資源開發,強化上下遊渠道建設,戰略資源保障能力提升,同時深化特鋼業務産銷管理協同,産品差異化佈局和品牌影響力增強。
先進制造板塊去年實現收入507.93億元,利潤8.6億元,持續拓展海外市場,全球市場競爭力提升,重點項目取得突破並榮獲國家級獎項。其中,中信重工海外訂單大幅增長超80%,創曆史最好水平,強化關鍵技術攻關,研發投入占比保持在7%以上。先進材料板塊則持續做好海外礦産資源開發,強化上下遊渠道建設,戰略資源保障能力提升,同時深化特鋼業務産銷管理協同,産品差異化佈局和品牌影響力增強。
Q:中信金屬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具體有哪些業務動態和發展成果?中信股份的油氣貿易業務和其他板塊的運營狀況如何?
A:中信金屬的貿易業務穩固,尤其是在有色金屬領域,同産品貿易規模和利潤分別增長了9%和163%。海外礦産投資取得顯著成效,如艾芬豪KK三期和吉普斯鋅礦實現商業化生産,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銅礦和第四大鋅礦。此外,中信金屬還減持了iphone好1%的股份,獲得了良好的投資收益。中信資源去年收入95億港元,利潤5.7億港元,同比增長148%和3.8%。中信股份的油氣貿易業務取得突破,積極推進股權置換交易,完成了與美鋁公司的換股交易,增加了約1.1港元的稅後利潤。此外,中心藥礦和中心二礦在減産三分之一的情況下仍實現了1.76億美元的盈利。新消費板塊積極應對市場變化,電訊出版種子業務保持細分市場龍頭地位,但受國內汽車市場價格戰和巴西種業市場需求影響,業績同比下降。
Q:新消費板塊中的澳門電訊和中信出版的運營情況如何?
A:澳門電訊的5G用戶數量比年初增長了51%,市場份額增至53.3%,穩居澳門移動市場的領先位置,並推出了5.5G商用服務,成為全球首批5.5G商用城市之一。同時,他們在東南亞市場進行深入拓展,與知名硬件供應商合作提供服務器部署,並成功獲得了菲律賓的互聯網服務牌照。中信出版雖然收入為16.9億元,同比下降1.7%,但通過建立數字化出版體系和升級內容電商營銷體系,實現了1.2億元的利潤,同比增長2%,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深化了動漫文創戰略,保持了在大衆圖書零售市場的第一地位。
Q:隆平高科在農業業務方面有哪些進展?
A:隆平高科在確保三大主糧作物收入穩定的基礎上,積極拓展高附加值品種市場空間,水稻産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10%。生物育種産業化示範推廣保持國內領先地位,玉米種業市場占有率超過21%,保持行業前三名;同時,創新思維加速示範,78個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綠色優質高産品種佈局進一步完善。
Q:新型城鎮化板塊在2024年的經營表現如何?
A:新型城鎮化板塊在2024年實現收入469.87億元,利潤51.3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3%和137.4%。該板塊成功抓住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機遇,連續落地多個重大項目,新簽生效合同大幅增長;面對地産行業下行壓力,積極推動項目交付和清收回款,同時有效控制各項費用,提升經營業績。
Q: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中信股份是否有關于提升分紅的計劃,以及在市值管理方面有哪些最新進展和對中信股份估值水平及市值表現的看法?
A:中信股份高度重視股東回報,長期保持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累計分紅超過1200億港幣,年均分紅率約為25.3%。2024年,中信股份發佈了股東回報規劃,並在當年的分紅率提升到27.5%,全年的股息為每股人民幣0.55元,同比增長6.8%。對于市值管理,中信股份認為目前市值相對于內在價值仍有提升空間。今年來,中信股份抓住政策利好,實現業績穩健增長;同時將持續深化改革,提升經營管理,並聚焦主業,優化資源配置,以增強公司內在價值和市場表現。
Q:在協同劃行方面,您能否分享一下中信集團的一些成功案例?
A:當然可以。我們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協同劃行案例是上海董家渡項目,由中信金融資産、中信信托和中信金孜實業中心聯合投資了85億元。該項目在去年開盤時三開三罄,銷售額高達215億元,已經成為協同劃行的標杆性案例。此外,我們還成功實施了佳兆業資産包風險系統化解項目,在上海22年以來,通過中信銀行、中信信托及中信城開的聯合努力,已取得顯著成效,比如東角頭的風險項目遺留二十多年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並且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入市。
Q:除了上述項目,還有哪些其他的協同化解風險的成功實踐?
A:我們還開展了風龍項目,現已命名為中心國際大廈,該項目去年已經投入運營並實現當年盈利,出租率超出預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深圳鴻水岸項目基本售罄,回籠資金39億元,業主滿意度高達99%以上。這些成功的協同化解風險案例不僅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評價,也受到了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的廣泛關注和需求。
Q:科技創新在中信集團的發展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未來有什麽規劃?
A:科技創新是中信集團的一大特點和亮點,是推動公司業績穩定增長的重要動力。2024年集團科技投入總額達到了252億,投入強度為3.34%,且連續三年保持在3億以上水平。我們已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超過110項,有效專利超過1萬項。下一步,我們將采取“兩抓一促”的策略,即抓高質量科技供給,通過探索性和原創性公關打造創新平台集群;重點抓好科技成果的轉化,利用人工智能+行動和應用綻放行動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一線生産和服務;同時強化産學研用對接,促進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融合。
Q:對于未來淨息差的展望及銀行將采取何種措施穩定淨息差?
A:未來一年,銀行業面臨的經濟環境將更加複雜,淨息差收窄壓力將持續增大。央行可能會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包括降准降息,這將進一步推動銀行淨息差收窄。具體影響方面,資産端RPI下調、存量按揭貸款利率下調以及政府引債置換等因素會導致貸款收益下降。負債端,雖然央行會加強呵護銀行息差,但存款成本下降可能無法完全抵消貸款收益下滑的影響。不過,基于過去幾年我們在穩息差方面的沉澱和管理能力,以及去年存款成本逐步下降的翹尾因素,我們有信心通過進一步的息差管理措施,力爭實現息差少降,保持息差穩定。
Q: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減費讓利的背景下,市場認為金融行業未來盈利增速進入瓶頸期。請問集團在金融板塊盈利增長前景如何,主要盈利支撐點來自哪兒?
A:面對低利率環境,傳統金融業務增速確實面臨調整壓力。但轉型過程中也釋放出新的增長機遇。國家對産業鏈和生産力的扶持為經濟增長帶來長期邏輯明確的前景。中信集團擁有全牌照優勢和綜合化經營特點,將從五個方面提升綜合金融競爭力:一是深度協同融合以釋放綜合金融價值;二是加強國際佈局與海外業務發展;三是緊抓資本市場機遇,提升服務及資産配置能力;四是聚焦零售客戶,增強財富管理能力;五是加強精益管理,提高運營效率。
Q:目前中信在房地産金融以及地方債風險的相關敞口大概是多少?
A:中信集團在房地産金融方面,認真落實國家政策,優化房地産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行業集中度和不良率持續下降,重點關注的出險房企風險敞口明顯壓降。在地方政府債務方面,積極落實國家化債政策,穩妥有序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業務規模大幅縮減,不良資産及不良率保持較低水平。下一步公司將持續推動一攬子化債政策精神落實,做好資産管控並持續壓降風險。
Q:我們如何看待中信銀行2024年在經濟壓力下的資産質量狀況及應對措施?
A:2024年,中信銀行的資産質量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不良率連續六年下降至1.16%,達到了10年最佳水平。新發放貸款的不良率總體呈下降趨勢,信用卡新增的不良率也有所回落。不良貸款的生成率連續四年下降,不被覆蓋率連續四年上升。展望2025年,不良資産的壓力可能來自零售、房地産和融資平台領域,但隨着提振消費、房地産市場回暖、融資平台壓力緩解等積極因素,通過加強管理、調整策略等措施,預計中信銀行能夠有效化解壓力,保持資産質量基本穩定。

中信股份
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