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 註冊
我要路演
降息 避險 央行購金 多重催化利好,當前如何看待黃金機會?
文章語言:
EN
分享
紀要
原文
會議摘要
胡月分享了對近期海外數據的觀察,指出美國經濟韌性與挑戰並存,服務業PMI不及預期,消費者信心和通脹預期變化。就業市場雖有韌性,但ADP就業數據不及預期,暗示冷卻趨勢。美聯儲開始降息應對經濟下行,市場對進一步降息預期加強。黃金作為避險資産的重要性凸顯,尤其在美元信用體系面臨挑戰時。預計黃金和美股受益于降息周期,港股受海外流動性寬松和國內政策支持,表現值得期待。建議投資者關注黃金和港股投資機會,警惕市場波動。
會議速覽
國泰基金量化投資部研究員對美國經濟及美聯儲政策的分析
美國經濟展現出一定韌性,盡管存在下行趨勢。11月份的制造業PMI高于預期但仍在萎縮區間,而服務業PMI雖顯示擴張但增速放緩。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但長期通脹預期略有下降。就業數據顯示出韌性,非農就業人數增加,失業率上升,薪資增長可能給通脹帶來壓力。美聯儲已開啓降息周期,態度偏鴿,市場預期12月可能進一步降息。整體來看,盡管美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但軟着陸概率較高,流動性寬松趨勢不變,黃金等避險資産可能受益。
黃金的金融屬性與市場走勢分析
黃金因其穩定性和稀缺性被視作價值尺度和避險資産,與美國實際利率呈反向變動關系。2022年以來,盡管美聯儲加息,金價仍居高不下,反映出黃金的避險屬性和對美元信用體系的對沖。經濟狀況、收益率變化及地緣政治沖突均影響金價,當前金價走高主要受降息預期、央行購金增加和地緣政治升溫驅動。
金價走勢分析及未來展望
今年金價經曆了顯著波動,初期受到美國經濟數據和市場對通脹預期的影響上升,隨後因美聯儲降息預期、地緣政治沖突、美國大選等因素繼續擡升,直至曆史新高。展望未來,金價可能繼續高位震蕩,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美聯儲的降息政策、地緣政治沖突、全球去美元化趨勢等,長期看,黃金作為避險資産的需求將持續增強。
黃金投資方式及黃金ETF基金介紹
黃金投資方式包括實物金、期貨、黃金ETF及黃金公司股票。實物金投資門檻高且流動性差;期貨適合專業投資者,因其杠杆交易風險高;黃金公司股票受市場波動影響大,且業績與金價未必完全同步。黃金ETF基金,特別是提及的黃金基金ETF(代碼518800),適合中小投資者,因其投資門檻低,流動性好,且相對期貨波動風險較小。另外,黃金股票ETF(代碼517400)覆蓋黃金全産業鏈,適合能接受高波動風險的投資者。對于有場外基金購買需求的投資者,亦可關注連接基金。
美股和港股回顧
美股一季度持續上漲,主要得益于超出預期的經濟數據和美聯儲的降息暗示,同時,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推進為科技股提供支撐。進入二季度,盡管面臨就業數據韌性、通脹超預期和美聯儲調整預期等因素,美股在美聯儲偏鴿聲明和經濟數據下滑後反彈。三季度美股經曆波動,但由于美聯儲降息和經濟數據轉好,最終實現小幅度收漲。當前,美股處于曆史高位,存在短期回落風險,但産業周期加速和宏觀環境穩定支持其維持高估值。
2025年美股波動風險與投資策略分析
2025年美股面臨的宏觀波動風險可能放大,主要受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和估值泡沫影響,盡管經濟數據仍具韌性。科技板塊,尤其是AI産業中的算力板塊,預計保持高速增長趨勢。投資者應警惕交易擁擠和ETF高溢價帶來的調整風險。美聯儲降息周期和AI産業發展對美股構成利好。同時,港股因估值較低和海外流動性寬松,以及國內經濟政策的積極表態,亦值得關注。建議關注標普500、納指ETF及港股通50ETF等相關産品。
要點回答
Q: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如何?
A: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呈現出一定的韌性。11月份制造業PMI為48.4,高于預期和前值,但整體仍處于萎縮區間;而服務業PMI為52,雖位于擴張區間,但不及預期和前值,顯示出服務業擴張速度放緩。同時,12月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高于預期和前值,並連續五個月攀升,但一年期通脹預期上升至六個月新高2.9%,長期通脹預期則小幅下降至3.1%。非農就業指標方面,11月新增就業人數超出預期,失業率有所上升,反映出勞動力市場在飓風和波音罷工事件後逐漸恢複,但勞動參與率下降,預示着勞動力市場中期可能存在下行趨勢。
Q:美國就業市場的情況怎樣?
A:美國11月份非農就業新增22.7萬人,高于預期,失業率上升至4.2%,薪資環比增速持平在0.4%,這可能對美國通脹産生一定壓力。盡管非農數據體現了就業市場的韌性,但失業率的小幅上升及ADP就業人數不及預期,預示着就業市場中期冷卻趨勢將持續,這與美聯儲之前表態一致,可能進一步打開降息空間。
Q:美聯儲最新的降息政策及其對未來預期的影響是什麽?
A:美聯儲在9月開啓了新一輪降息周期,並在11月會議上決定降低基准利率25個BP至4.5%到4.75%的水平,同時維持縮表規模不變。聲明中,美聯儲對就業市場環境表述整體弱化,刪除了關于通脹向目標靠近及對通脹回到2%目標更有信心的表述,顯示出對通脹態度的淡化。鮑威爾主席的發言較為中性,表示短期內利率決定不會受大選結果影響,但確認目前利率水平偏緊,會繼續降息,但不會提供過多前瞻指引。市場對于12月進一步降息的預期增強,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12月降息概率上升。
Q:美聯儲下一步動態及其對市場的影響是什麽?
A:雖然部分美聯儲官員試圖放緩市場對降息的預期,但偏弱的經濟數據強化了市場對于12月進一步降息的預期。今晚美聯儲將召開12月會議,其決議值得密切關注。當前美聯儲已開啓降息周期,流動性趨松趨勢不會改變,經濟增速雖有下行趨勢,但軟着陸概率較高,衰退風險較低。對于受流動性影響較大的資産以及避險類資産如黃金,未來可能將受益于寬松預期。
Q:黃金價格與美國實際利率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A:根據曆史趨勢,黃金金價和美國的實際利率往往呈現反向變動的關系。當美國實際利率上升時,持有美元等有息資産的收益會上升,投資者可能傾向于減少對黃金的投資,導致黃金價格下行。
Q:近期黃金價格的表現如何?黃金除了金融屬性外,還具備什麽特殊屬性?
A:盡管美聯儲自2022年開始實施暴力加息政策,但國際金價並未因此下跌,反而處于高位震蕩且中樞不斷擡升的狀態,特別是在2022年3月份以來,金價甚至突破了2000美元美盎司的點位。黃金具有明顯的避險屬性,在今年表現得尤為突出。這一屬性體現在它與美元信用體系的對沖作用上,尤其是在地緣政治風險事件發生時,如俄烏沖突,對美元信用産生沖擊,金價會受到支撐並可能擡升。
Q:美國經濟狀況、實際利率以及地緣政治沖突如何影響金價?
A:當美國經濟向好、美元走強、實際利率上升時,金價通常會受到壓制;反之,當美國經濟下行、美元走弱、收益率下行時,金價則表現較好。此外,地緣政治沖突對美元信用體系造成沖擊時,也會給金價帶來中長期支撐。
Q:今年金價為何屢創曆史新高?最近幾個月金價的具體走勢是怎樣的?
A:今年金價走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對于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增強,同時央行購金增多和地緣政治沖突升溫也對金價構成利好,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金價上漲。今年2月份至11月份,金價經曆了多次回調和擡升的過程,受美國經濟數據變化、CPI數據、非農數據、聯儲政策預期、特朗普當選帶來的不確定性等多種因素影響,金價總體上處于高位震蕩態勢。當前,金價受短期利多(如美聯儲降息預期、美國大選不確定性)和避險情緒反複的影響,正處在高位震蕩和雲盤整理階段。
Q: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短期資金價格波動可能會如何影響金價?特朗普的政策主張,尤其是地緣政治沖突方面,會對金價産生什麽影響?
A:短期看,資金價格波動可能會有所放大,需要通過技術面觀察和關注宏觀指標,如本周美聯儲的會議。中期來看,美聯儲開啓降息周期將對金價構成利好。特朗普的一些政策,例如地緣政治沖突等主張,可能在短期內對金價有一定影響。盡管地緣政治沖突的評估並非短期事件,其不確定性降低難度較大,但長期而言,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導致通脹預期上升,從而在中期對金價有利好作用。
Q:從全球央行增持黃金的角度,特朗普的政策有何影響?
A:特朗普增加關稅的政策加劇了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這反映在全球央行增持黃金的現象上。特別是中美貿易戰後,全球央行對黃金的增持量上升,體現出特朗普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央行購金意願,並可能推高美國國內通脹,對金價形成中期利好。
Q:中國央行購金對金價有何影響?
A:中國央行在11月增持黃金,這是時隔半年再度購金,對金價帶來了一定的利好效應。整體來看,無論從美國經濟(美聯儲開啓降息周期)還是避險需求(地緣政治沖突、特朗普政策),黃金的長期利好邏輯仍然堅挺,美元化進程也對金價中樞有擡升作用。
Q:在全球貨幣超發、財政數字貨幣化背景下,黃金的地位如何變化?
A:在全球貨幣體系受到挑戰的大背景下,美元信用體系受到威脅,全球地緣動蕩頻發推動資産儲備多元化,黃金作為安全資産的需求不斷提升,因此中長期來看,黃金仍對金價利好。
Q:投資者如何投資黃金以及有哪些適合中小投資者的方式?
A:投資黃金的方式包括實物金、期貨、黃金ETF基金和黃金公司股票。對于中小投資者而言,投資黃金相關ETF基金較為合適,因其投資門檻較低,且能有效分散風險,如投資518800號黃金基金ETF及其連接基金。此外,還有覆蓋全産業鏈的黃金股票ETF(代碼517400),但權益類資産波動性較大,更適合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
Q:美股在一季度的整體表現如何?
A:一季度美股整體出現較快上漲,主要因為超出預期的就業數據和PMI等經濟數據表明美國複蘇趨勢明顯,同時美聯儲暗示年內降息,市場開啓了降息交易。另外,以Chat 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續推進及其相關産業鏈的需求增長,支撐了科技股的表現,受益于AI大模型推進的科技公司表現亮眼。
Q:二季度美股的情況是怎樣的?
A:二季度美國就業數據展現韌性,通脹超預期且頑固,導致四月份市場風險偏好受壓制而下跌。但五月份美聯儲會議聲明偏鴿,隨後美國經濟出現下滑,導致市場開啓新一輪降息交易。龍頭股業績超預期兌現提振了市場對盈利增長的信心,使美股在五月份出現反彈。六月份降息預期交易持續,美股繼續上行。
Q:三季度美股的走勢如何?
A:三季度美股整體持平並小幅度收漲。起初由于經濟數據轉為衰退預期強化帶來衰退交易,加上科技巨頭業績不及預期導致美股出現一波下行。然而,九月份美聯儲開啓降息,經濟數據再度向好,衰退交易退潮,最終促使美股在九月份出現反彈,整體三季度漲幅得以拉平,但波動幅度較大。
Q:對于後續美股的看法是怎樣的?
A:産業周期加速和宏觀環境穩定是美股維持高估值的基礎。AI發展對生産力提振的效果相對較慢,需要持續觀察科技龍頭公司的業績兌現情況。2025年美股宏觀波動風險可能放大,主要來自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以及2024年快速上漲導致的估值泡沫風險。不過,鑒于當前經濟數據具有韌性,不會特別看空美股,但波動風險需要投資者警惕。
Q:對于港股市場的觀點如何?
A:美聯儲開啓降息周期對港股市場構成利好,且港股相對估值較低,因此值得進行一定關注。港股受益于海外流動性寬松,今年收益率可觀,反映出流動性改善及國內提振經濟政策的超預期效果。政策端對經濟積極表態,未來增量政策有望進一步改善需求,財政政策也值得期待。長期來看,港股投資價值凸顯,可以積極關注港股通50ETF及平台類互聯網公司、紅利類板塊等投資機會。
play
普通话
普通话
進入會議
1.0
0.5
0.75
1.0
1.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