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公司(1357.HK)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
文章语言:
简
繁
EN
分享
纪要
原文
会议摘要
美图公司上半年收入18.2亿,同比增长12.3%,主要得益于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增长,尤其是AI功能提升用户订阅意愿。与阿里深化合作,推出AI试衣等创新功能,国际业务收入增长35.9%。毛利总额13.4亿,毛利率73.6%,净利润同比增长71.3%。未来,美图聚焦AI应用,加速全球化布局,计划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快速增长,并实施分红计划,回馈股东。
会议速览

会议开始时,发言者提醒与会者关于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并说明了线上参会者的操作指南,包括修改姓名和提问方式。随后,邀请了公司高层分享公司的发展情况,强调了会议的互动性和参与规则。

2025年上半年,美图总收入达1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3%,其中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增长显著。公司推出AI换装、AI闪光灯等功能,强化产品力与用户付费意愿,同时国际用户规模扩大。此外,美图发布AI助手rob neo,融合多模态AI能力,成为视觉内容创作的智能伙伴,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未来,美图计划深化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动AI技术在电商、云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持续创新与市场拓展。

上半年,美图整体收入达1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3%,主要得益于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的显著增长,该部分收入达13.5亿,同比增长45.2%,订阅用户数达1540万,同比增长42%。AI功能的引入有效提升了用户订阅意愿,特别是在生活影像和生产力产品方面。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而美业解决方案业务则因主动收缩,收入同比下降89%。国际市场收入增长35.9%,表现优于中国内地市场。

报告展示了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显著成效,国际收入占比提升,毛利总额及毛利率均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毛利产品占比的增加。同时,销售、研发和行政费用虽有增长,但增幅远低于毛利增长,优化了运营杠杆,推动盈利能力提升。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71.3%,董事会提议分两次派发现金分红。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生产力与全球化,积极拥抱AI技术,驱动业务快速增长。

对话围绕美图公司AI功能的战略投入及与阿里的合作进展展开。管理层表示将持续投入生活类产品,利用AI提升获客效率;与阿里的合作进展符合预期,但具体成果时间不确定,强调合作需建立信任与定位互补。

讨论了摩根士丹利与阿里在AI领域合作的商业模式,包括淘宝服装品类趋势的利用与商品直接链接的创新,以及海外生产力工具MAU的快速增长和变现潜力,展现了对海外市场付费渗透率的信心。

对话围绕通用大模型能力提升背景下,企业与大模型厂商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展开。讨论指出,企业与大模型厂商更多是合作互补关系,通过构建模型容器,整合多方模型资源,专注于产品效果打磨。同时,技术公司与应用公司存在显著区别,后者在应用领域更具优势,双方合作将更加紧密。

讨论了营销费用占收入16%左右的预算设定,以及中国产品与国际产品营销费用需求差异,强调资源动态调整;研发费用主要为人力及小模型,不再投入基模训练,AI技术提升效率,如MCP server部署影像能力,助力快速效果验证与创新。

讨论了Robert O采用日订阅模式的原因,解释为产品上线仓促所致,计划八月底或九月初推出完整付费机制。当前月活跃用户达一百多万,收入虽未单独披露,但表现令人振奋,产品在无内部导流和市场预算情况下快速达到百万级月活。

对话围绕视频生成技术的应用与未来规划展开,讨论了美图如何将生成式AI融入现有产品,如Wink、开拍等,以提升视频和设计领域的产品竞争力。美图正利用外部大模型如阿里通义万相,结合自主训练的垂直模型,探索专家模型在视频创作中的应用,以期在视频工具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讨论了海外AI产品开发的成功方法论,包括紧贴社交媒体需求与KOL合作的生活类产品策略,以及聚焦垂直场景、解决特定痛点的生产力工具开发。分享了针对海外小店提供品牌视觉制作产品的案例,强调了从小店延伸至小公司乃至线上市场的全球视角。

讨论了海外与国内产品发展趋势的异同,指出海外产品如we make更偏向生产力属性,主要用户集中在网页版。区域用户偏好方面,欧美用户对字幕要求高,追求专业效果;亚洲用户则偏好综艺风格,重视视频开头吸引眼球。剪辑需求上,欧美相对简洁,亚洲则加入更多综艺效果。

管理层解答了关于订阅付费率的详细分布,包括To B和To C,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差异,解释了Up值变化主要由业务组合导致,表明业务增长稳定。同时,管理层表达了对与非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合作的开放态度,并强调将通过提升产品力来驱动市值增长,但未给出具体市值预期。

讨论了AI导向内容生产力工具行业的竞争态势,强调了数据洞察、渠道应用能力及美学洞察等核心竞争力,分享了选择阿里千问模型合作的原因,指出在垂直场景中理解用户痛点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组织变革提升效率的策略。

讨论了大模型在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方面的能力,强调了阿里模型在投入规模与性能上的优势,以及通过赛马制选择最优模型应用于不同场景的策略,最后提及了投资者与媒体问答环节的安排。

讨论了美图如何通过聚焦影像与设计产品、拥抱订阅模式以及加速全球化战略实现规模化盈利,同时明确了美图作为一家AI应用公司的行业定位,强调了AI技术在产品中的高渗透率。

对话围绕美图付费订阅用户增长原因及未来付费模式创新展开。管理层强调产品竞争力提升与垂直场景挖掘是关键,提及第三代产品形态如AI交互带来的增量空间,以及影像设计等赛道的广阔市场潜力,特别是生产力工具领域的快速增长。

讨论了美图在视频大模型领域的策略转变,即不再自研基础模型,而是采用阿里的万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垂直应用,以满足特定功能需求。同时,美图表示将与行业内的其他视频大模型如可宁、吉梦合作,利用其模型能力,以拓展市场布局。

讨论了美图在影像与设计赛道的独特打法,强调美学洞察与工程能力的重要性。指出美图需克服对全球文化需求理解不足的挑战,以打造世界级产品。

管理层详细阐述了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的增长潜力,强调订阅渗透率提升和海外市场拓展是关键。对于AI agent产品rob neil,管理层表示将通过独特功能定位和精准市场策略,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积极获取用户,规划其未来在智能化服务领域的深入发展。

对话围绕打造A醇产品的必要性展开,强调了第三代产品形态的市场潜力及危机意识,提出通过结合对话式AI助手与传统编辑器,实现影像与设计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产品规划聚焦于提升生产力属性,尤其是电脑端版本,旨在通过全球共性需求提炼,以产品力驱动口碑传播,而非依赖渠道优势。

在产品开发和运营中,模型容器策略通过赛马机制选用表现最佳的模型,显著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同时促进了自身技术实力的提升。尽管在降本增效方面的效果有限,但这一策略对增强产品力和用户满意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管理层讨论了美图生产力工具的增长预期,计划持续推出竞争力产品,目标是生产力收入和利润未来能占半壁江山。同时,管理层强调了服务全球用户,尤其是欧美市场的目标,以提升国际影响力。

讨论了美图如何通过构建具有网感的团队,利用用户自发的内容传播和社媒蜂巢效应实现增长。强调了用户在发现和放大功能价值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减少内部拍脑袋决策,增加用户参与度的重要性。

福建日报的线上提问得到了管理层的详细解答,管理层在回应中体现了对提问的重视和专业性,确保了沟通的透明和高效。

美图自17年发展以来,逐步将AI技术融入产品,特别是近三年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使产品AI渗透率高达90%。美图不仅改造现有产品,还开发原生AI应用,旨在通过全新技术架构解决传统产品局限,推动产品创新与自我挑战。
要点回答
Q: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刚刚提到跟阿里有一些合作,目前合作的进展是否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以及我们大概何时能看到一些更为显性的合作成果?谢谢。
A:跟阿里的合作基本进度是符合预期的。因为我们刚才也提到了,我们经历了17年的发展,产品都是在相对长的时间内逐渐生长和迭代。所以我们跟阿里的合作也会有这样的过程,它并非两家公司宣布合作后就能马上产生很大的收入或用户增长。我认为,需要一定时间来建立双方团队的信任,并找到彼此互补的定位。当然,刚才我在这个分享的时候也提到了,我们现在有一些基础的合作正在展开,所以总体来说是比较正向的。
Q:随着通用大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尤其是多模态能力,我们未来如何看待与这种通用大模型厂商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A:我们与所有大模型厂商保持合作互补关系。Rob new产品构建了模型容器,整合了包括阿里通义千问和万相等在内的多种基础模型以及训练的垂直模型,并根据效果和成本灵活调度。已广泛与多家模型厂商建立合作,目前取得良好效果,让我们能专注于擅长的产品和效果打磨。同时,我们也看到偏技术的模型公司希望进入应用领域,并非每家都能顺利转型,两者间更多的是互补而非竞争。
Q:因为我们对于用户数增长没有绝对目标指引,想请问一下我们的营销或研发费用是如何制定预算的?
A:对于营销预算,我们基本保持在影像与设计产品加广告收入的16%左右,小幅度浮动调整。长期来看,中国生活类产品随着订阅渗透率提高,销售费用需求减少,更多资源可用于海外产品推广。研发费用方面,我们不再进行基模训练,主要为人员费用及小垂直模型费用,预计未来几年增长在15%以内,不刻意增加人员,而是通过优化AI利用来驱动创新。
Q:公司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了日订阅付费模式而不是月订阅付费模式?以及目前MAU和收入数据如何?
A:Robo Neil由于上线仓促,先推出日卡付费机制,后续将很快上线完整的订阅或单购付费机制。目前月活跃用户数超过百万,收入方面虽然还在早期阶段,未单独披露,但结果非常振奋人心,一个完全不依赖内部矩阵导流且零市场预算的产品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百万月活。
Q:我们怎么看待视频生成赛道未来的空间,并考虑如何与现有产品结合?未来在视频生成方向有没有相应的产品计划?
A:视频生成能力已广泛应用于美图现有产品中,如wink、开拍等。视频类产品增长迅速,如wink已发展至超过3000万月活,远高于图片类产品增速,并具有巨大变现空间和生产力相关应用潜力。视频投入能向下兼容图片,间接让图片类产品受益。视频生成技术模型采用阿里通义万相视频大模型作为基础,并在此之上训练多个垂直模型,部分由我们自己训练,以提升效果。未来,每个生产力产品很可能都有专家模型,比如以专家视角进行口播视频导演训练和提供服务。
Q:对于海外新功能或新产品的研发,是否有成功产品的经验沉淀可以复制,以及海外AI产品开发计划和方法论?
A:海外发展分为生活和生产力两条线。生活线紧贴社交媒体内容制作需求和热点,通过与KOL合作口碑营销来抓住机会,持续加大投入。生产力线则聚焦垂直场景,解决痛点,追求小而精。最近的例子是为海外线下门店提供品牌视觉制作产品,将服务从小店延伸至小公司,线上线下相结合。在不同区域,虽有各自特点,但均以捕捉垂直领域的痛点为核心。
Q:在众多开源模型和闭源模型中,为什么选择阿里云的千问模型来开发我们的AI应用?是否存在合约绑定的原因?
A:我们选择阿里云的千问模型,是因为大模型的竞争格局中,闭源模型我们基本上无法合作,只能依赖API调用,而开源模型中,如今年春节期间爆红的deep c,相比阿里千问和万象,缺乏多模态理解能力,尤其是图片和视频的处理能力,对于我们应用场景来说难以直接使用。此外,阿里在模型上的投入巨大,拥有强大的多模态理解能力,并长期在模型排行榜上位居榜首。即便没有资本战略上的合作,我们也可能选择他们,但合作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满足我们的需求,例如定向训练和提前获取最新版本等,这些都将转化为我们产品的竞争力。
Q:美图的付费订阅用户增长背后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分享?未来产品的付费模式还有哪些创新可能?
A:我们通过不断挖掘垂直场景并提升产品竞争力,回归产品本身,让好的产品自然增长。目前产品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仍需努力打造世界级产品。关于付费模式,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创新,但具体细节未详述。
Q:美图国内用户是否有增长空间?增长空间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国内下一部分的增长空间预计会来自于哪些方面?
A:我们认为国内用户增长空间是存在的。随着第三代产品形态(如基于大模型的语言交互、多模态理解等)的出现,行业将迎来巨变和时代红利,全力拥抱这一趋势有望带来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增量空间。国内增长空间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影像与设计赛道上,全球范围内该赛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生产力方面的增长尤为迅猛,比如开拍等例子所示。
Q:美图现在的视频大模型投入计划是什么?后续是否会与行业进行更多布局?
A:美图目前不做视频基础模型,而是使用阿里的万象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垂直模型以满足不同功能效果需求。与快手、字节跳动等公司不同,美图未自研基础模型,但会与其他模型能力提供商如吉梦、可宁合作。
Q:美图与其他中国公司在全球化打法上有什么不同?面向全球市场,美图的产品有哪些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级产品时,美图最需要克服或突破的是什么?
A:美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聚焦的赛道——影像与设计与美学高度相关。美图拥有百余名内部设计师,专注于研究新的效果设计趋势。核心竞争力包括规模化工程投入、对美学的深入洞察以及工程优化能力。美图需要突破的是对全球不同国家文化需求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欧美等地区。
Q:公司后续针对影像与设计业务有何计划?该业务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
A:公司将继续加大在影像与设计产品的投入,该板块增长空间很大。一方面,生活场景的订阅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生产力类产品因其直接关系到用户账本增加,订阅渗透率也会更高。尽管未给出具体数字指引,但可以感受到这个增长空间是巨大的。
Q:美图为何要打造AI agent产品rob neil,如何避免与其他产品的雷同,目前是如何获取用户的?未来对这一产品有何发展规划?
A:打造AI agent产品是为了抓住第三代产品形态的机遇,防止错失市场先机。产品设计上具有差异化,如强调垂直领域的影像与设计定位。获取用户主要依赖产品力驱动的口碑传播,而非传统的推广套路,以检验全新形态产品的市场表现。
Q:对这样的产品有什么发展规划呢?
A:我们会让rope neil具备更强的生产力属性,重点发展电脑端网页版版本,并提炼全球用户的共性需求,推出所有人都能用的产品能力。
Q:美图目前采用模型容器策略在产品开发和运营中如何奏效,降本增效效果如何?
A:模型容器策略更多提升产品力和用户满意度,而非直接降本增效。它采用赛马机制,根据模型表现选择最优方案,增强了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同时学习外部模型以提升自身技术实力。
Q:针对生产力工具美图有何预期和目标?是否有推出其他生产力工具的计划?
A:美图预期来自生产力工具的收入和利润过半,并将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除了已有的设计师和开拍外,还有如VWHEE等转型做娱乐物料设计的产品,未来将持续推出更多产品并服务好全球用户,尤其是欧美用户。
Q:AI补光灯等功能在小红书上火起来是用户自发传播吗?美图在上线功能时有无增长考量?以及如何利用社媒蜂巢进行增长?
A:AI补光灯等功能的流行源于用户自发分享和效仿。美图在上线功能时考虑增长因素,倾向于从用户创作的口碑好、认可度高的社媒内容中寻找放大机会,而非仅靠内部研究。现在将创作权交给用户,从用户内容和社媒传播中发现和利用增长点。
Q:为什么美图坚定要做AI应用公司?打造AI应用的产品逻辑与其他公司有何不同?
A:美图认为自己是一家AI应用公司,因为AI渗透率很高,这是经过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拥抱AI形成的。美图将产品分为原生AI应用(如罗伯尼尔)和非原生AI应用(如美图秀秀),两者相辅相成。对于传统编辑器和AI生成内容的关系,美图认为两者应相辅相成,而非直接改造现有产品。美图鼓励内部挑战现有产品,尝试跳出传统框架,创造全新的AI应用形态和技术架构,以实现更好的功能创新。

美图公司
关注